在高等院校,人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一句话:“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龙头。”这句话准确地描述了学科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学科之于大学发展的价值所在。那么为何要如此肯定学科的价值和功用呢?本文认为,至少可以给出如下几种解释。
第一,学科知识累积是大学组织扩充的前提。众所周知,在中世纪的大学,神学、医学、法学和七艺等学科分类为早期专业化学术组织——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和文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8—19世纪,社会转型和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的学科,导致了大学内部二级组织(如学系、学院和研究所)数量的扩充,但早期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人数都十分有限,譬如,在北美殖民地学院时期,所有大学在校生人数不超过100人,毕业班人数仅为个位数。1771年,哈佛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学院,其毕业生只有64名,但这个数量也遥遥领先于其他殖民地学院。布拉克斯顿等也研究发现,在1850年以前,大多数美国学院和大学只教授古典语言、数学和哲学等几个基础学科。到20世纪末,美国学院和大学中有多达149个专业领域可供学生选择。由此可见,大学组织形态是在一个或几个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知识成长和扩充不断促进高等院校功能组织方式的变革。譬如19世纪美国大学化运动时期,伴随知识扩充、专业建立,一些学系演变成学院,一些学院升格为大学。
第二,学科知识价值属性影响高等院校的类型和定位。英国教育哲学家巴纳特认为,大学类型与学科知识价值属性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他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坐标,对知识价值和功能进行划分,提出四种知识类型。在横向坐标轴上,从左到右端有两种知识:“本体知识”(knowledge in itself)和“客体知识”(knowledge in the world);在纵向坐标轴上,从上至下也有两种知识:“自用知识”(knowledge for itself)和“他用知识”(knowledge for the world)。然后,他根据四种知识组成的象限确定出四种不同的研究型大学类型。其中本体知识与自用知识组合成第一象限,形成致力于生产纯粹知识,而不考虑其在世界上用途的纯学术性研究型大学;自用知识与客体知识组合成第二象限,形成专业性研究型大学;本体知识与他用知识组合成第三象限,形成创业性研究型大学;他用知识和客体知识组合成第四象限,形成应用性研究型大学。从巴纳特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科知识类型对大学定位和类型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三,学科内容选择是课程编制的基础。“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其动词形式意为“运行”,其名词形式意为“赛道”。到19世纪,课程一词开始在教育领域普遍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程作为知识载体,即教学主体活动的客体对象而存在。如斯滕格尔所言,教学科目“是一个个有组织的知识主体,其边界是根据不同层次和机构的课程组织而被加以明确规定的”。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课程成为师生互动的中介和专业构成的要素。没有课程,就没有专业,也就不会产生大学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作为一种教学科目,其开发和编制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目的的,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知识选择和制度安排。没有学科知识作为基本材料,课程开发和编制将成为“无源之水”。
第四,学科门类划分是专业设置的重要参照系。在高等院校中,专业是指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结构化形式。在这种结构之中,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其基本要素。由于课程开发和体系设立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就凸显无疑。如果没有学科知识作为基础,专业设置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此外,专业是根据社会和行业部门需要,按照不同教育目的、人才培养规格而编制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专业不同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组合要求就会产生变化。然而,不论学科专业目录如何调整,课程组合如何变化,都必须以不同学科及其分类为基础,在不同学科的框架内完成专业计划和专业设置。
第五,学科专业水平是确立学科地位的重要标志。在高等院校,学科地位的高低与学科专业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学科水平越高,知识专业化程度就越高,知识生产的被认可度就越强,学科地位也越加巩固和备受重视。这是由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生产性和工具性所决定的。由于学科是一种汇聚众多专业研究人员的专门化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力决定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和高度。因此,学科、研究者、专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可谓: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会产生一流的科研和产出,也不会有一流的专业;没有一流的专业,任何大学都难以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第六,学科领域划分是大学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和学科归属的重要依据。在高等院校,院系/学系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其设置的依据是学科体系和门类。每一位教师入职之后都会被分配到某一院系/学系,成为院系/学系的成员。之后,他们就需要在院系/学系统一安排下,根据院系/学系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科领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的特定领域。教师们只有在这个特定领域下取得学术成绩(人才产出、论文发表、学术活动等)才会得到院系/学系和同行的认可。逐渐地,学术人员不论其原来获得的学科专业学位如何,他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对院系/学系,以及所属的学科产生心理依赖和身份认同。因此,学科对大学学术人员就产生了特殊意义。一方面,学科领域的划分使教师/研究人员的归属“单位”更加明确,其教学和科研活动具有合法性依据,大学教师对学科发展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学校发展本身。他们看重的是来自学科领域内(即使不在同一院系/学系)同行评价和认可。另一方面,学科领域划分有利于院系/学系对大学教师进行管理和评价,以及大学学科建设中人力和财力的合理使用。
既然学科之于大学发展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高等学校将学科建设放到优先考虑的地位无疑是最正确的战略选择。从理论上讲,现代大学有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社会责任。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这三个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培养出一流拔尖人才,创造出一流科研成果,做好一流社会服务,实现现代大学最高理想和追求?实践证明,大学职能发挥、目标理想实现的前提是学科发展。换言之,没有一流学科,就产生不出精品课程,没有精品课程,就无法打造一流专业,没有一流专业,就无法吸引住优秀学者,没有一流学者,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学生。反之亦然。所有这些环节都始于学科,又归于学科。那么,一所高校怎样抓好学科建设?
首先,要遵循学科知识生长规律,做好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入流到一流的发展过程。因此做好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一,学科建设必须要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明确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学科建设放置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的长期规划中加以考虑;第二,学科建设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尤其对于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学科建设不是以生产知识性的科研为主要目的,而是应该以研究知识运用为主要目标,学科建设重点应该服务于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第三,学科建设有利于巩固传统优势学科,扩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转型阶段的高等院校,在新建学科和专业没有成熟起来之前,不应轻易放弃传统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第四,学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充足的经费做后盾,学科建设将举步维艰。因此,学科建设规划要注意分析学科建设的轻重缓急,要量力而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其次,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迎接技术革命对学科建设的调整。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对学科建设既提出要求也带来机遇。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必须适应技术革命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新要求,满足社会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一,要敢于淘汰一些生命体征日渐衰败的过时学科,同时敢于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要抓住学科前沿,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注重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争取做到挖掘传统学科潜力与探索新兴学科领域的结合。第二,要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将学科发展置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背景中,坚持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高校学科建设要转变观念,适应知识生产从“模型Ⅰ”到“模型Ⅱ”的转变,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再次,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到注重内涵发展,不断追求学科卓越。一所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是若干个学科或学科群组成的学术组织。但是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将所有学科覆盖。即使将大部分学科全部覆盖,也不可能保证所有学科都受到同样的重视,获得相同的学术地位和学科声誉。因此,学科数量多少并不能代表学校发展水平。学校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入到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去。第一,要重视内涵建设,即“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基地……使学科结构层次更加清晰,学科布局更趋合理”。第二,加强学科特色发展。学科特色是在学校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溢出效益。所谓特色发展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第三,选择错位发展策略,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院校,在确立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时,必须做好“SWOT”分析,知己知彼,切忌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缺乏理性,低水平重复建设。更不能在没有占领新的学科新高地之前,主动放弃原有的学科阵地。譬如,一些从师范类和农业类院校转型成为应用型的综合院校要谨慎“取舍”。
最后,要重视学科队伍可持续发展,保持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优秀的学科领军人物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人才竞争是学科竞争中最为激烈的领域。各种“挖人”现象、“孔雀南飞”问题造成一些西部和落后地区高校学科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所有高校都应该将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作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一,学科建设要挖掘学校现有潜力,重视本校人才,尤其要重视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和使用;要从物质上、精神上多个方面关怀和照顾本校人才,解决其生活和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避免“招来女婿,气跑儿子”的现象发生。第二,对于本校无法产生学科带头人而学校建设发展又亟须的学科,可以采取人才引进政策。在引进过程中,一方面要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另一方面更要为其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人才引进要坚持“需要为本”原则,不能单纯“为引进而引进”。对一些学科发展非亟须的学者,那么即使他们的“帽子”很大,海内外很有名气,学校都必须认真考虑,谨慎引进,不能让本校干部和教师感觉学校引进的带头人、学术骨干徒有其名,名不副实。
总之,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需要有规划、有目标、有组织、有评估。与此同时,学科发展要符合内在逻辑。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学科评估时必须充分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挖掘传统,守正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科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